豆海茫茫,有時想買支好豆子來犒賞自己,那麼該如何挑選好咖啡(真是大問栽)?最近恰好有機會更深入的接觸 CoE 的杯測系統,藉此機會稍作介紹一支入選 CoE 的咖啡豆,是如何從農民的手上到消費者的面前。
所謂的 CoE (咖啡競賽組織,Cup of Excellence)是由一個民間非營利團體 ACE(Alliance for Coffee Excellence, Inc)所管理,其目的是希望透過公開評選的方式,將品質優異的好咖啡,透過這樣的評分檢測機制篩選出來,這個評分系統同時在歐、美洲,甚至日本、大陸或香港,也都廣泛的被許多專業的咖啡人採用。
CoE 的規則是每一參加競標的批次,參賽的莊園都需要先將生豆寄送到競賽場地的倉庫統一儲存管理,評比前統一烘焙,每個回合分數皆須維持在 85 分以上(註),且每回合晉級的樣本數皆有上限,一直經過五個回合的嚴格評比(國內區域性一回、國家性兩回合、最後是國際評審評三回合),最多取至 45 個批次,然後在第六回合選出 Top 10,整個流程結束之後即在網路上公開競標。也因此最終從產地到豆商這一段過程,所有的價格跟分數都是公開透明的,也確保了農民可以得到應有的收入,不再有中間商的剝削。
註:CoE Rules & Protocols
這樣說也許有點難懂,簡單的說就像是有 45 個月薪五萬的工作機會,當中有 10 個的薪資更高達十萬一個月,但是有上千個人想要面試爭取,這就需要經過層層關卡逐一篩選,才能讓物有所值了。
近期在連續幾次的 CoE 課程,以及密集杯測練習之後,對於透過杯測去了解眼前這杯咖啡的質地,進而可推論它的過去未來,感覺到十分的真實而且有趣。所謂的真實是,杯測的過程,同一支豆子會有至少四杯樣本,並且兩到四人對樣本同時進行杯測,並且紀錄評分,從不列入分數的乾香、濕香、破渣香氣,一直到入口之後的乾淨度、酸質、甜感、風味和口腔感觸,乃至於餘味、平衡度和整體感,每個評項都獨立且環環相扣的評分,每個杯測者最後加總出來竟都能意外的接近事實,也就是眼前這一杯咖啡給人的觀感。
在杯測過程之中更是有趣的地方是喝出豆子的「一生」,例如喝到帶有麻布袋或木頭的澀味,表示這支豆子已經老化,可能是保存環境的問題,加速了豆子的老化,可以反推回去改善倉儲流程;比方說在杯測時感覺豆口感特別濃郁,帶有奶油香,巧克力口感,其他則平平,那麼也許這是一支用來調配義式豆的好豆子,可以用來當作大宗購買的參考;又例如在高溫喝到類似沒有熟成的水果酸,但隨著溫度略降,中溫時反而這股果酸感逐漸淡化,也把咖啡的甜感給催化出來;也或者有些優質的咖啡,甚至到低溫時那股酸中帶甜的平衡,以及不濃不淡的的口感,都還是會令人喝到嘴角微揚,這時候就只好默默的掏錢來買回家了(笑)。
其實有酸有甜很正常,沒什麼好驚訝的,因為咖啡本來就是一種水果,就跟熟到恰到好處的蘋果、橘子、葡萄柚或草莓之類的意思一樣。但是有酸有甜就等於是好咖啡嗎?其實不盡然,經過不同的處理法,同一個產區的咖啡豆,也會表現出截然不同的風味,沒弄好的也是會從天堂掉進地獄。在 CoE 的評分定義裡,上頭提到的八個評項分數至少都要 6 分以上,且其中一項要能達到 7 分,再加權 36 分,總分超過 85 以上才能進入 CoE 的精品咖啡行列(註)!
註:CoE Cupping Form(PDF),八個評項中文介紹可參考:CoE 杯測表歐舍中文版(2012 年 CoE 門檻已提高為 85 分)
現今加入 CoE 的評比系統,已經有十大咖啡產銷國(註),了解經過 CoE 的嚴格規則篩選,再加上親自參與過杯測的活動,很清楚的明白,能從 CoE 脫穎而出的咖啡豆,就等於是跟高品質的好咖啡劃上等號了!市面上可以購買得到有掛上的 CoE 精品豆,價格也都不斐的原因就在這裡,常喝咖啡的朋友,有機會都該嚐試,那是一種不同的境界,保證喝過就會「回不去了」!(竊笑)
註:Cup of Excellence winners are the best of each year's harvest in 10 specialty coffee producing countries. 他們分別是:巴西、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瓜地馬拉、薩爾瓦多、尼加拉瓜、盧安達、宏都拉斯、2012 年新加入的墨西哥、蒲隆地。2009 年還有玻利維亞,之後沒有繼續參加,現在官方網站上已無列入。
PS. 引用自 Google 找來的圖片連結,如有侵犯到所有者之權益,請隨時告知,本文會立即移除該連結,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