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blog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blog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論器材] 現有器材清單(20191101更新)


|




Digital Camera :
Sony α7R II (2015/11/25 - Now)
Nikon Coolpix 995
RICOH GR Digital I (2006/4/22 - 2013/2/8)
Olympus E-1 (2006/10/10 - 2009/8/27)
Nikon D3s (2010/1/29 - 2013/3/18)
Nokia 808 PureView (2012/11/6 - 2016/1/15)
RICOH GR (2015/5/14 - 2018/6/28)



135 Film Camera :
LOMO CyberSampler Milk
Leica MP silver chrome finish 0.72 (2012/6 - Now)
Minolta TC-1 (2010/8 - Now)
Nikon F3HP (2013/3/22 - Now)
Leica R3
Leica M6 chrome classic non-TTL 0.72 (2008/3 - 2012/6)
Contax T Black (2013/6/27 - 2017/10/5)



120 Film Camera :
Plaubel Makina 67 (2015/1 - Now)
Bronica GS-1 with 67, 66 film back (2009 - sold on 2010/10/18)
Pentax 67 with Grip (2010/10/27 - 2011/4/12??)
Yashica Mat-124G


***************

Digital Camera Lens :
Sony FE 24-70mm F2.8 GM (2017/12/21 - Now)
GH-1 + GW-1 (for GRD) (2015/5/14 - 2018/6/28)
ZEISS Batis 2/25 ((2015/11/25 - 2017/10/4)

135 Camera Lens :
Leica Summicron-M 35mm F2 IV (pre-ASPH, 7-elements, Canada) (2008/5 - Now)
Leica Summilux-M 50mm F1.4 (E43, type II, Chrome Silver, Amber Coating) (2011/1 - Now)
Leica Elmarit-M 21mm F2.8 ASPH (Black) + Leica SBKOO 21mm Finder (2011/6 - Now)
Voigtlander Nokton 35mm F1.2 ASPH(一代)(2017/9 - Now)
Voigtlander Color-Skopar 35mm F2.5 PII(跟 M6 一起買進)
Leica Summicron-M 50mm F2 (V)(外接遮光罩,虎爪對焦桿)
Minolta M-Rokkkor 28mm F2.8
Voigtlander Prominent NOKTON 50mm F1.5 + M adapter (老福)
Leica Summicron-M 50mm F2 DR(Dual Range)Military version + IROOA
Minolta M-Rokkor 40mm F2
Carl Zeiss Jena Sonnar 5cm F1.5 (Contax RF mount) + Contax RF to Leica M adapter
Leica Summicron-M 35mm F2 I (8-elements with goggles, Canada)

Nikon NIKKOR-H.C Auto 50mm F2 Non-Ai (2013/7 - Now)
Non-Ai NIKKOR-UD Auto 20mm F3.5 (2010/3/19 - Now)
Nikon NIKKOR-S Auto 35mm F2.8 Non-Ai (2019/7/8 - Now)
Tamron SP 90mm F2.5 macro 52B (repo) + 1:1 Auto Extension Tube 18F (2019/9/27 - Now)
AF-S NIKKOR 14-24mm F2.8G ED (2010/3/23 - 2013/2/2)
AF Zoom-Nikkor 24-85mm F2.8-4D IF (2010/11/13 - 2013/2/2)
AF-S VR Zoom-Nikkor 70-300mm F4.5-5.6G IF-ED (2010/11/19 - 2013/3/2)
AF-S Zoom-Nikkor 28-70mm F2.8D IF-ED (2010/1/23 - )
Nikon Nikkor-S.C Auto 50mm F1.4 Non-Ai (2010/11/29 - 2013/2/5)


Olympus OM 50mm F1.4
Nikon 35mm F2 AI-S
Mir-1B 37mm F2.8 M42
Leitz Elmarit-R 24mm F2.8
Leica SUMMICRON-R 50mm F2

(the above were with 4/3 adapter to E-1, and Leica R also to R3)

Olympus ZD 14-54mm (2006/10/10 - 2007/8/31)
Olympus ZD 11-22mm (2007/8/31 - 2009/8/23)



120 Camera Lens :
Bronica PG 50mm F4.5 (2009 - sold on 2010/10/18)
Bronica PG 100mm F3.5 (2009 - sold on 2010/10/18)
Bronica PG 110mm F4.0 marco (2009 - sold on 2010/10/18)
Bronica PG 25mm F5.6 (2009 - sold on 2010/10/18)
SMC Pentax 67 105mm F2.4 (2010/10/27 - )
SMC Pentax 67 45mm F4 (2011/4/12 - )
SMC Pentax 67 200mm F4










[碎碎念] 美不美的差別


|
逛大街


近日在作京都出遊的功課,因為還不是很懂得怎麼閱讀京都地址的表示方式,所以最常用 google map 確認要去的每一個地點,然後想到這週末要去台中喝喜酒,也用 google map 確了一下要去的幾個地方,由於給 google map 地址,他定位出來的並不一定百分之百準確,所以通常都會在前後左右用 google street 確認一下,突然就發現,兩個城市最大的差別就是在於路邊停放的車輛。台灣美不起來的原因絕對是路上停放的車輛跟機車太多!

車輛太多,且任意停放這種情況,在台灣幾乎到處都有,鄉下就比較少但也是大概都隨意停放,數量不大看起來就沒那麼擁擠跟醜陋。以一個城市來說,京都相對就非常少,即便是比起我們的台南、嘉義之輩,京都的街頭實景幾乎看到的都是行人,或是騎自行車的民眾,機車相當少,有汽車也是在路上走,不是停放在路邊(卸貨、自宅除外),這跟在京都的交通多半都可以利用地鐵跟公車來到達目的地不無關係。

摩托車

躲太陽




也許效率上,自己有車的機動性會比較高,但若懂得規劃時間,清楚的了解這一趟出門的目的跟目標,精簡隨身物品,可以提前搭乘公車或大眾運輸工具抵達目的地,我覺得後者效率不會比較差,至少不需要花精神在路上爭道,還有找停車位,後者的思考效率說不定是更好,還可以體會一個城市的靈魂!

此外看了不下百家的餐廳、咖啡店,有幾十甚至上百年歷史的老店、有現代風格的名店,也有改造老屋、町屋再利用的復古店家。台灣其實模仿的風格幾乎都相當到位了,只是店舖落在台灣的街道上突兀的感覺,跟京都的店舖相對融入整座城市的感覺,還是有很大的落差。

大抵是跟上述的情形脫離不了關係。此外就是人家所謂的設計,除了將巧思實現以外,幾乎都會考糧到當地的風俗民情與消費習慣,我感受到的,首要是保有古老傳統與新意念的傳達,而不一昧的只是考慮潮流跟消費,還有想賺錢,例如四百年歷史的永樂屋一系列的店舖跟手拭、日用品,跟他們的網站,我覺得是很棒的例子。

躲貓貓




一個文化的形成,背後除了需要夠聰明的領導者,也要有夠強的凝聚意識,還需要有夠長的時間,反觀台灣的部份獨立工作者,老是把推向國際掛在嘴邊,不斷地消費老屋,轉玩舊有的傳統,而不是去保護、維護,或是好好的利用、再造。把一間老舊的房舍,像是不經過太多的破壞,改裝成具有現代跟復古融合在一起的店舖,然後在裏面賣手作雜貨像布包、皮製品之類的,賣一些漂亮照片印成的明信片,賣些年輕藝術家的產品,賣咖啡,擺了一堆跟文藝活動有關的文宣,這樣就算在復興文化或是創造文化了嗎?我看見的,只是八寶粥般的大鍋湯而已。

除了羨慕我只有感嘆了。


如有問題請洽.......









全台首發的 GRD2 開箱評測連載(置頂到11月底)


|
GR Fan Club站長euyoung全台首發的 GRD2 開箱評測連載


繼續感動你心的經典靈魂:Ricoh GR Digital II (相關討論)

賞機會後花絮:
[GRD2 摸摸會記錄]-2007.11.17

[GRD2官方發表會試用心得] 包括試機以外感想

[GRD2發表會心得] 交作業了

我對GRD2售價的看法

有效期限是 10/18


|


這是一個香港友人提供的好消息!

如果你剛好有在使用香港阿唬的網路相簿,那麼恭喜你了,趕快轉到 Flickr 來吧,因為阿唬的相簿快要關門了,不轉相片會通通不見唷!如果是空相簿也可以轉,只需要先上傳一張相片即可!步驟如下。

另外還沒有 Flickr 帳號的朋友從第 16 個步驟之後就可以直接殺進 Flickr 開始玩了,16 以後是針對已有 Flickr 帳號的人增加的步驟。


001_進入yahoo相簿


002_會要求重新輸入密碼(沒使用過的話應該會有這步驟)


003_無所謂的一個步驟(我是這麼想的)


004_點選右上角相簿


005_立即開始


006_繼續使用


007_加入相片


008_繼續


009_什麼都不需要選就按「繼續」(才不會轉到 Flickr 時嚇到你的粉絲)


010_隨便傳一張上去


011_點選相簿首頁


012_了解更多


013_立即開始


014_立即移往 Flickr


015_確定


016_已擁有一個 Flickr 帳號


017_登入原有的 Flickr 帳號


018_登入 Flickr


019_從Yahoo匯入


020_完成,大約三天就會收到三個月 pro 帳號的禮物通知了



真是佛心來的呀!!

老師在講你有沒有在聽,可別沒事申請一百幾十個去轉唷,別說沒警告過你,會發生什麼事我是不知道,而且二十年後別說這網站是不是還能活著,你會拍照拍那麼久嗎?別騙了!有效期限是 10/18!

這裡有大圖






Flickr 支援繁體中文


|
Flickr in Traditional Chinese (by 小帽(Hat))

只有繁體唷!期待已久的 Flickr 中文版總算推出了,別再說看不懂英文了,用你的 Yahoo 帳號加入 Flickr 吧!

google online document


|
最近開始試用google文件的 Excel 功能,感覺頗為便利,編輯的方式跟介面(畫面小圖示)與 Microsoft office 的功能很接近,而且也能支援一份文件多份工作表的存在,成熟度頗高。另外也提供下載到本機的的服務,值得一提的是還能讓你選擇要存成 PDF、Excel、Open Office 的試算表文件,相容性很高,不過最令人驚喜的是還有支援標籤的分類,這遠比在自己的電腦上面存檔分類還要便利上百倍。

舉例來說,依個人在電腦的檔案總管上面分門別類來儲存檔案的時候,有效率一點的會建立很多個資料夾來非類存放,但我本身也是有點龜毛,喜歡讓畫面乾淨一點,我會利用檔案總管排序方式來讓我的檔案們排隊躺好,排序的順序依序是:符號、數字、英文字(A to Z 不分大小寫)、中文(不知是不是依筆劃排序),例如我的 blog 文件,我會存成一個文字檔來做備份,依照我貼出來的日期在再檔案前面加上八位數字的日期,像是:「20070420_碎碎念.txt」這樣,如果一天貼了兩篇以上,就在日期後面再多加一個底線然後序號,像是:「20070414_1_[舊文新貼]小輪徑單車.txt」,「20070414_2_[舊文新貼](小輪徑)單車生活新定義.txt」。但更好的方式是利用「點」取代「底線」,因為這是在系統面的演算趨勢,最不建議用的就是空白,為那可能會造成某些系統或程式的誤判。

這樣就可以讓你在瀏覽檔案總管的時候,更快速的找到你所要的檔案,而不需要額外再依靠搜尋的功能。另外如果你希望讓你的檔案 always on top,一直排在第一個,那你可以在檔案的最前面加上檔案總管所能接受的符號,例如點(.)、底線(_),這樣當你一進入到這個資料夾之後直接往第一個看就能看到這個檔案了,非常簡單也很便利的管理方式。

回到google文件,除了試算表的文件之外,他還提供文件,也就是 Word 的功能,除了第一段提到的優點之外,他還能讓你從現有已編輯好的檔案作上傳,這能幹麻呢?例如你需要讓你的客戶或朋友看一份文件,但你不能或沒辦法將檔案傳或寄給他,也許對方不會用 Excel 或 Word,這個時候便可以將檔案上傳之後發佈(在右上角,可挑選個別工作表發布),之後再給他發布網址,他便可以點選連結直接在線上看你的文件,或是你到他所在的電腦再做下載的動作,這樣就不需要帶隨身碟跑來跑去了。

也可以在可上網的公用電腦上面更新文件,在資訊這麼發達的時代,通常資訊是多得讓人無法一時通通消化,例如你到圖書館或網咖,突然想到或看到什麼資訊需要記錄下來,但是你可能沒有紙筆,這時候就可以開啟在線上的文件來做更新,更新後存檔等到回家再整理,這一定比開啟一份新的檔案紀錄,之後再彙整要來得便利得多。

另外還可以多人同時編輯文件,也是在右上角有一個「合作」部分,可以邀請其他人供同編輯一份文件,很適合作分工統計的工作,另外「討論」的部分應該是有點類似google talk的功能,不過會多過濾一層這一份文件的編輯著的條件才能做線上討論,而google talk是以google mail的 mail address 為主。此外上述的服務都是google所提供,所以你大概要先有一個google的帳號才能使用。

說了這麼多方便的地方,也該說明一些缺點,上面有提到的是,假設文件有機密性或私密性,基本上不建議放在網路上,雖然有帳號密碼等安全性的關卡可把關,不過網頁會保留的資訊遠比你看到的還多,所以還是不能保證百分之百不會被入侵,這是專業人士的看法。其次是如果過分依賴目前的免費服務,尤其是這種整合帳號的的多樣服務,日後要改成收費服務的時候大概會無法自拔,就等著付錢了事,這是一種免費服務的隱憂。如果能排除這樣的疑慮,目前算是相當健全的網路服務其實是相當便利的。分享出來希望大家也能感受到網路時代的進步,有寫的不完整或是有什麼相關問題,都歡迎留言回應討論。

底下分享阿魯的油耗紀錄:

SUZUKI.GSR125.油耗紀錄






無名小站又快又穩?


|
無名小站又快又穩?


噗吱.........sorry, 我笑了......


關於第一題,由於我很久沒用了,所以我還是覺得你們很爛!管你是帥哥還是美女?花再多的心力都無法挽回我的心了!

死心吧你!還要我幫你轉寄這垃圾信!?我看你是窮途末路了!


關站吧!下台道歉吧!那麼我就會開始考慮原諒你!




你像誰


|
My Celebrity Look-alikes (by 小帽(Hat))

好善良的網站啊!哈哈哈哈!

Greasemonkey for Flickr


|
street snap

也許有的高手早就知道了,不過還是分享一下。本篇適合 FireFox (簡稱 FF ) 使用者。

FF 當中有許多方便的 add-on,可以幫助使用者快速的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或是更有效率的儲存管理自己所需的資訊。今天要介紹的 add-on 算是一個平台,因為它可以支援使用者自行定義或加入別人以開發好的 script 來客製化一些功能,有的 script 功能很炫,一如本 blog 使用的 loghtbox 就是屬於 script 的一種。不過這是定義再 blogspot 裡面,跟今天要介紹的無關,今天要介紹的是 Greasemonkey (註1)。



street snap

Flickr 看照片是每天必做的功課,而 Flickr 也開放了許多 api 供使用者去加以開發改寫,已達到所需的功能。之前忘記在哪邊有看到別人在回應 comment 的時候,可以將留言者的 buddy icon 加上去,雖然透過手動寫上語法也可以辦得到,但就是感覺不夠專業,畢竟人家是用 pro 的方法加上去的。後來就找到了doc18 開發出來這一支 GM Script: Flickr Buddy Icon Reply v2 (註2),興沖沖的要加到我的 Greasemonkey 但怎麼搞都沒反應,試了好多次,已經差一點要放棄了不玩了。

今天又在 Flickr 看照片時看到有人回應我的留言又用上這個 Buddy Icon Reply ,心中奇癢難止,但卻不知問提出在哪裡?使用專業關鍵字,查了幾個方向之後,發現都無疾而終,找不出問題的徵節點,後來所幸就依照自己的問題用白話文去 google 一下,key word 敲上 Greasemonkey + 沒反應 ,真的讓我找到了這一篇很接近我的狀況的討論,解決方式就是將在 about:config 中把有關 Greasemonkey 的項目全部重置了,再重新啟動 FF 就好了。



street snap

重新啟動 FF 之後再安裝一次 Greasemonkey ,又到 about:config 看看,好像有幾個東西是不再出現了,但還是不知道該怎加入 script?後來找了 What is Greasemonkey? 好好的讀了一下,就發現了竟有個影片教學網頁: Video: How to install a user script ,從此王子跟公主就過著幸福跟快樂的日子還生了幾打的小寶寶。

目前除了安裝 GM Script: Flickr Buddy Icon Reply v2 之外,依照自己的使用習慣,另外也安裝了 Flickr: Add referrer into comments 1.0 ,這一支 script 會自動在回應的地方,加入你是從哪裡連結過來這一張照片的 html 語法,像有的 group pool 會要求這一點,我覺得這樣不錯,可以清楚照片的方向,都是哪裡來的人在看自己的照片,藉以了解自己的風格及大家的口味,當然,這只是個人單純的天真想法而已。





註1: What is Greasemonkey?
註2:GM Script 是 GreaseMonkey Script 的簡稱,查網路有時後會找到 Game Master,那個不對唷!







Customize Slide Show


|


新玩意兒介紹:www.slide.com

不過又是一個類似 Flickr badge 的東西,類似的東西為什麼又要介紹呢?有什麼好介紹的呢?阿不就是用 flash 將照片放出來,跑來跑去做做花樣!客官,您有所不知了,雖然看似相同,但敢拿出來說嘴就是有經過一定評試,不然怎敢隨隨便變亂放炮呢?要是弄得人家不想來看在下的 blog 豈不是得不償失?廢話了一堆(沒辦法,就是愛碎碎念),趕快來介紹一下今天要上的菜色吧。

這個 www.slide.com 首先要表揚的就是它支援中文,這讓英文認識你,你不認識英文的朋友就是一大福音了吧!在首頁的最下面可以選擇熟悉的語言來進入網站的畫面,今日以中文為例作說明。首先在畫面的左下有個「開始行動」的黃色大按鈕,點下去隨即進入製作屬於自己的 slide show 的畫面。畫面左上邊有四個快速製作的捷徑按鈕,在選擇自己的照片來源之前,展示的都只是樣式而已。

在畫面的下半段的左半邊橘色部份,www.slide.com 第二個優點就是它支援許多的來源,你可以自己上傳幾張照片作 slide show,或是使用各個網路相簿的照片如:myspace(其他好像都是國外的相簿,沒看過),像小弟當然是使用最熱門的 Flickr 囉,甚至是自己的網頁空間,只要給它照片的網址也是可以接受的。

右半部藍色部份就精彩了,有四個大項可以調整自己想要的 slide show 樣式,首先第一個是「風格」,也就是決定照片 show 出來的方式,可以類似 Flickr badge 的 Checkr,也可以像這一篇用的是相簿一樣的 Gallery,在 blog 當中的 sidebar 是用 Fading,因為感覺可以為照片增加一些想像空間跟視覺效果。第二個是「主題」,可以在照片上頭增加的特效,像是一直出現唇印、愛心之類的效果,有些特定的主題就是用得到吧!不過像我是要用來展示照片,並且沒有特定主題,所以什麼都不加是最好的。第三個是「SKINS」,中文應該叫做是「外框」(不知道為什麼沒翻譯),可以弄成像框、電視框,不過前提好像是不能選主題才會正常顯示外框,因為我「主題」跟「SKINS」都沒有使用,所以沒什麼影響。第四個是「大小」,就是選擇 slide show 要顯示的長寬大小,也可以自訂,其他花樣不說,光是這一點也比 Flickr badge 來得彈性許多,值得再推一把!

全部都選好之後,就可以按儲存來產生程式碼啦!不過這裡是需要使用 e-mail address 註冊的,你可以亂給一個也可行,因為不會驗證,不過我覺得他可以變換的花樣還不少,所以註冊感覺也沒什麼損失。註冊之後在前一個畫面會出現一個「隱私權」的選項,也就是你可以選擇要不要公開你的 slide show。註冊登入之後,最上面會出現一個「我的傑作」,就是產生過的所有 slide show flash 都會保留在裡頭,聰明的你也許有意識到了,在此也說明一下,免得日後說我沒講明,這產生的 slide show 是不會隨著你的相簿更新而更新的,這一點就輸 Flickr badge 很多很多了,當然有好有壞啦!也許有的人就是想在 blog 上播某些照片,這就很符合他的期待了。

之後再依照 這裡 的方式加入右側的 sidebar 即可。在最前面提到要特別推薦這個 slide show 的一個原因,如果經常來逛小弟的 blog 的朋友也許有發現,小弟的 blog 本文中的照片都有用上 lightbox 效果,但是若 lightbox 放大位置與 Flickr badge 重疊的時候,有個很大的缺點,就是 Flickr badge 會呈現在最上層,這讓我感覺頗為跛腳,因為不能完整的好好呈現大照片,但是這個 www.slide.com 產生的 slide show 就厲害啦,除了上述的多款花俏的花樣之外,重點是不會跟 lightbox 搶畫面,可以讓 blog 本文的照片完整的呈現上來,這臨門一腳猶如讓小弟的 blog 樣版往完美的境界跨進了一大步,一整個心情好啊!

怎麼樣?心動了嗎?也來試試看吧!








[情緒商店] 13 還擊 by Kathy


|
差一點忘了這件事了,趕快來看一下:
Kathyhan 的第十三章: [情緒商店] 13 還擊

劇情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了,有沒有人有興趣接力呀?




歡迎一起故事接力! 請先參考 [故事接力]引言 並閱讀 [情緒商店] 00 楔子


趕快來看看 Kathyhan 的第一章: [情緒商店] 01 遺忘
我的第二章: [情緒商店] 02 我‧恨‧你
還是 Kathyhan 的第三章: [情緒商店] 03 復仇
水袖 的第四章: [情緒商店] 04 關聯
lifepoem 的第五章: [情緒商店] 05 相遇
我的第六章: [情緒商店] 06 回憶
水袖 的第七章: [情緒商店] 07 原點
水袖 的第八章: [情緒商店] 08 解答
Kathyhan 的第九章: [情緒商店] 09 未來
lifepoem 的第十章: [情緒商店] 10 迷惘
水袖 的第十一章: [情緒商店] 11 陷阱
我的第十二章: [情緒商店] 12 原來




11歲的女聲


|



這個聲音讓人不得不說讚!
11 歲的時候我只會玩快打旋風第一代.........OTZ

Blogger 聯播程式產生器 - 增加「最新文章與最新回應」與「標籤訂閱」程式產生器


|
Jinyao 的 blog 中提供了Blogger聯播程式產生器,所產生的程式碼可以顯示出一個 blog 的最新文章,可以用來訂閱其他 blog 的最新文章,也可以用來作自己的 blog 的最新文章表列,相當不錯唷!

目前還沒有增加聯播的部份,先更新一下最新文章的程式碼。Blogger聯播程式產生器所產生的程式碼如下:

<div id="newpostslittle_hat">
<h2>Loading...</h2>
</div>

<script>
function handlePostslittle_hat(json) {

var temp = '<h2>小帽依然碎碎念</h2><ul id="Feed001_feedItemListDisplay">';
var postshow=10;
for (var i=0, post; post = json.feed.entry[i]; i++) {
if(i>=postshow) break;
var title=post.title.$t;
var link=post.link[0].href;
var authorname=post.author[0].name.$t;
var timestamp=post.published.$t.substr(0,10);
temp += '<li><span class="item-title"><a href="'+link+'">'+ title +'</a>-'+timestamp+'-'+authorname+'</span></li>';
}
temp+="</ul>";
document.getElementById("newpostslittle_hat").innerHTML = temp;
}
</script>

<script src="http://little-hat.blogspot.com/feeds/posts/default?
alt=json-in-script&callback=handlePostslittle_hat"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


因為用作自己 blog 內的最新文章時不需要註明這是哪一個 blog 的文章,以及發佈者是誰,所以將上面的紅色部份刪掉,變成下面這樣:

<div id="newpostslittle_hat">
<h2>Loading...</h2>
</div>

<script>
function handlePostslittle_hat(json) {

var temp = '<ul id="Feed001_feedItemListDisplay">';
var postshow=10;
for (var i=0, post; post = json.feed.entry[i]; i++) {
if(i>=postshow) break;
var title=post.title.$t;
var link=post.link[0].href;
var authorname=post.author[0].name.$t;
var timestamp=post.published.$t.substr(0,10);
temp += '<li><span class="item-title"><a href="'+link+'">'+ title +'</a></span></li>';
}
temp+="</ul>";
document.getElementById("newpostslittle_hat").innerHTML = temp;
}
</script>

<script src="http://little-hat.blogspot.com/feeds/posts/default?
alt=json-in-script&callback=handlePostslittle_hat"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


然後在 sidebar 增加一個 html/javascript 的框架,將程式貼上就大公告成了!程式碼更精簡,速度比原來的快唷!感謝 Jinyao 的分享!

如果你願意聯播小弟的 blog,可直接複製下列的程式碼帖到您的blog,會顯示最後更新的兩篇文章。

<div id="newpostslittle_hat">
<h2>Loading...</h2>
</div>

<script>
function handlePostslittle_hat(json) {

var temp = '<h2>小帽依然碎碎念</h2><ul id="Feed001_feedItemListDisplay">';
var postshow=2;
for (var i=0, post; post = json.feed.entry[i]; i++) {
if(i>=postshow) break;
var title=post.title.$t;
var link=post.link[0].href;
var authorname=post.author[0].name.$t;
var timestamp=post.published.$t.substr(0,10);
temp += '<li><span class="item-title"><a href="'+link+'">'+ title +'</a>-'+timestamp+'-'+authorname+'</span></li>';
}
temp+="</ul>";
document.getElementById("newpostslittle_hat").innerHTML = temp;
}
</script>

<script src="http://little-hat.blogspot.com/feeds/posts/default?
alt=json-in-script&callback=handlePostslittle_hat"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



<更新>

昨晚與今天早上測試過之後,跟原作者反應跟建議一些事項,沒想到下午程式產生器就出來!真是高啊!詳情請看:「最新文章與最新回應」與「標籤訂閱」程式產生器。

原本的聯播程式產生出來,在用作最新文章的時候,會導致原本的最新回應無法正常顯示(原本的最新回應程式碼也是所提供的!),所以要提供了一段顯示最新回應的 script,這樣一來就能正常顯示,速度也能便快唷!

另外一個就是標籤訂閱部份,我跟說,像我會碎碎念,可能人家不是全部都很愛看,想說只要聯播關於單車或是攝影的部份,應該會比較符合特定 blog 導向。所以這一個部份也可以獨立產生出程式碼來訂閱,真是太棒啦!




Flash blog show : poque.jp


|
old house

之前在 沒名鳥站 有分享過的利用 RSS 的原理做成的小玩意兒: poque.jp ,不過後來開站者因故結束營業,沈寂了近半年的時間,現在又重新開幕了,不過設置方式可能有點小複雜,因為原先是他會自動幫你產生一個 rss url,現在這個是你要自己產生,請聽我細細道來。


poque.jp.01

首先請到 poque.jp 首頁底下 step 2 的地方,下載 swf 壓縮檔,download 應該看得懂吧!然後請想辦法上傳到隨便一個網路空間,google 的好處之一就是他還有 google page 可以用,雖然對寫網頁沒興趣,但有時候還是挺管用的。

接下來因為 blogspot 的 rss 沒有被支援,但是在偉大的 web 2.0 時代,混搭的效果可是無遠弗屆的,之前在 feedburner 申請的 rss 這時候就管用了,當時註冊 feedburner 的時候以為這個是用來計算每天瀏覽人數的(沒仔細讀他的說明......orz),後來才搞懂是用來顯示訂閱人數的,可參靠右下角的水藍色 bar(按下去訂閱吧!)。因為是要給訂閱者最新的更新資訊,同理也可以拿來餵給 poque.jp ,這還是用 sage 發現的,也在這裡順便推廣一下 Firefox 吧!(不知道的可以直接去右下角按那隻麥田圓圈狐狸!)



lock

以上兩個步驟都完成之後,接下來就簡單多了,到 poque.jp 首頁底下 step 3 的地方選一個自己喜歡的顏色,然後進入產生程式碼的畫面,輸入自己上傳的 swf url 跟 blog rss url,如下圖的步驟 1 跟 2 所示。步驟 3 選擇底色,我用的是跟我的背景一樣顏色,整體感才有一致性,然後步驟 4 點選同意使用規則,出現紅色按鈕,按下去程式碼就會出現囉!


poque.jp.02


poque.jp.03


由於我使用的是 blogger beta ,所以這邊就以 blogger beta 的版模來作說明,其他平台的 blog 應該也是大同小異,有問題的話可以再來討論看看。首先在右側的 sidebar 加入網頁元素,如下圖。


poque.jp.04


然後選則設定 HTML/JavaScript 項目,將程式碼貼上,儲存變更,隨即大功告成!


poque.jp.05


poque.jp.06


成果就是我的 blog 右上角的 Flash,滑鼠移到上面可以單獨顯示一篇文章、顯示 blog 中所有圖片、跳出新視窗顯示文章......個人覺得都還蠻有趣好玩的,玩玩看吧!有什麼問題或建議歡迎留言討論與指教!


old house





Still modify template of blog


|
rose bud

換版面換到一個瓶頸!

不懂一些 javascript 語法還是很難弄出完全自己想要的樣版,接下來要是您有來逛到這裡發現版面變來變去,那就是我也在線上亂搞,不是您的電腦中毒或怎麼了,雖然有弄了一個測試的 blog 在試一些東西,不過有時後就是會比較衝動的直接來這邊修改。真要這樣亂搞也無可厚非,要記得修改 template 之前先備一份出來,才不會改完有問題不知道怎麼回復,那會很慘哦!



Anthurium

lightbox 跟 Navbar 的部份算是定案了(請看這裡的回應部份),前一版的 lightbox 要在圖片的下方點滑鼠,或是點圖片上的 close 才能將 lightbox 圖片關掉,新的這一版比較接近原作者的設計,除了有影子的效果之外(個人覺得這樣才有所謂「光箱」的感覺),就是在畫面上隨便點一下就能將圖片關閉,這一點對於一個使用者而言是比較友善的,不然看照片還要將整個頁面拉來拉去,實在是很麻煩。

原本隱藏起來的 Navbar 先在也改成 Peek-A-Boo 的方式,中文叫做是「躲貓貓」,講更白話一點就是自動隱藏,跟微軟的工具列一樣的功能,因為在修改的期間會經常需要進入管理畫面,如果不利用 Navbar 的話,就是要在 sidebar 加一個連結連到管理介面,兩者其實都還算 OK,不過個人感覺使用 blogger 本身的 Navbar
來說功能比較完整一點。



rose

昨天有看到一個 Graybox 的玩意兒,想改成 post comment 的彈出視窗,我想應該是可行的,但一直是不出來,或跑到畫面最下方,很討厭,這時候才顯得自己的不足。另外在文章分類與歸檔備查部份,增加了只顯示標題的功能,才不會跑出來一個畫面「落落長」,好像還有一種是可以在這個個畫面做伸展文章的功能,像是這個前面的[+/-],暫時不考慮用了,或是您看了覺得這裡應該有需要的話,再告訴我一聲,加這個應該滿快的。其實我比較想做的是在上端加上 Flickr Badge 來隨機展示黑白照片,那應該會很迷人!不過不太會用就是了!

最後不知為何,作者回應 highlight 的功能失效了,唉!







Hacks of Blogger beta


|
Ha...

整理一下這兩天搬家到 Blogger Beta 的成果。

嚴格來講應該是新 blog 環境設定,因為之前用的沒名鳥站是一個現成的平台,直接貼文章就可以發佈、分類、留言、回應......,這裡當然也行,只不過沒稍微「美化」一下就搬上檯面,即便內容再怎麼精彩大概也不會有人想來第二次!Blogger Beta 推出好像一個月多一點,全球廣大的使用者不斷的發現 bug 並且回應給官方修復更新,因此大部分大一點的 bug,以及多數 blogger user 的需求都能很快被修正,不過感覺上,自己也是眾多白老鼠中的一隻,那也無妨,好玩就好!



worship

關於 blog 本文及回應的部份:
Comment 顯示/收縮
這個部份,作者回應的顏色區別無法生效(應該可以修改,研究研究)

隱藏 navbar
就是最上面那一行,有人會看不順眼,像我就是。藏起來吧!

新增書籤到 HEMiDEMi
增加一個貼紙(按鈕),讓閱讀文章的人可以直接將這篇文章加入HEMiDEMi書籤網站,其他像美味書籤(del.icio.us)當然也可以,網路上相當多,有需要的可以找找。

作者回應顏色區別
無關痛癢的 function,哪一天這裡成了大站,一天幾百的回應應該才感覺得出來差別。

繼續閱讀伸縮版
繼續閱讀還有一種比較普遍的跳頁版,不過個人比較不喜歡頁面跳來跳去,所以找了這個伸縮版來用,可以感受一下有什麼不同。

lightbox 顯示圖片
這個最屌了!尤其是以一個像我這種攝影為主的 blog 來說,很有宣傳作用!



old man

關於邊欄的部份:
最新文章, 最新回應
在邊欄顯示最新文章與回應,這個方法不是用 feed 寫的。

Flickr badge
眾所皆知,不再墜訴。

Gmail 貼紙

訪客相關:
累計人數
很簡單的一個計數器,不過我很喜歡。

世界地圖
可知道連線到你的 blog 的人都是從哪些國家來

各國國旗版
功能同上,開版初期就一起放著,看看哪一個效果好?

留言板
這是 blogger 唯一沒有的東西,我想還是有其必要性,所以也先加一個進來。


其他都是「內建的功能」像是增加連結或是插入 script,全都模組化了,玩玩看,很快就能上手唷!

有問題或建議歡迎留言討論,雖然沒有一樣是原創的,不過互相學習是成長的動力啦!





搬家第一章,依然碎碎唸


|
tree frog

搬家實在是一件很累的事。(圖片有 lightbox 效果唷!)

生活中的搬家需要耗費體力,blog 界的搬家需要耗費精神。所幸之前也有小小玩過其他免費 blog 的平台,早有想法說要搬家的去處有哪幾個可以選。因為「沒名鳥站」一直備受關注也不是沒原因的,不把像我這種用免費的客人放在眼裡就算了,連對付費的使用著也都不當程客人再看待,真的很說不過去。想起早先什麼都賣網站要增收成交費用時,在某一個 blog 看到的一句話:不是什麼都賣網站成就了賣家,而是賣家成就了什麼都賣網站。

逝者已矣,網路界的所作所為都將隨著時間與空間幻化成一陣輕得不得了的飛煙,不須贅言。



life power

搬過來 www.blogger.bom 主要是希望可以將經驗結合在 長鬃山羊 的 blog,原本是比較傾向於中文化以及可客製化較完善的 blog.yam.com ,但後來試用了一下為人後詬病 beta.blogger.bom ,感覺還不算太壞,介面已變得十分友善,而且比起剛 release 之初,目前已經修復了大部分的 bug,中文的支援也已經沒什麼問題了,加上每天使用 google ig 已經相當習慣,弄起來也沒什麼太大的問題,所以就搬過來囉!



the light

舊的 blog 文章要不要搬過來,我想慢點再說吧,我的文章好像也沒什麼查詢的參考價值,沒名鳥站爛歸爛也不幹隨便砍人家的東西,我想就先放在那邊吧,不然有誰知道有什麼搬家的好方法,記得告訴我一下,我就可以跟沒名鳥站完全切斷關係了!對於這裏有什麼好建議有歡迎留言告訴我,請舊雨新知大家告訴大家囉。先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