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討論的範圍是在於需要爭取時效的拍攝情境底下,如街拍、人像外拍,風景攝影不在此列。新聞攝影也不歸這裡管。
在數位攝影的時代之前,傳統相機沒有辦法馬上拍,然後立刻檢視結果,除了拍立得以外。假設說拍出來的照片如果光線跟底片不對盤、曝光不正確或是構圖歪斜,數位相機都可以立刻再補拍個幾張做修正。但是在只有底片的時代,想要拍到心目中的好照片,除了熟悉各種底片的特性,搭配上手上的器材鏡頭,掌握好基本功夫,還需要有一副攝影領域專有的眼光,在一般的場合、一樣的風景裡頭,看到別人體悟不到的獨特「框架」,然後拍下來!
這種技巧有個好聽抽象的名稱,叫「攝影眼」。單純一點以 SLR 來說(因為 DSLR 還有 APS-C 規格,較難用來舉例,所以還是用傳統相機的觀念來說明,原理當然 DSLR 是一樣的),SLR 的觀景窗很少會是 1:1 的放大倍率,多半是 x0.7 左右,也就是透過觀景窗看出去的物體大小是正常的 0.7 倍附近,換句話說,景物在觀景窗裡呈現的 size 是比較小的。然後觀景窗的視野率也鮮少做到 100%,通常要頂級機種才有到 100%,大部分只會到 95% ~ 98%。因此,在操作 SLR 時若稍不小心,就很可能會在邊緣拍入雜物,而破壞一個畫面的完整性。
那麼在這兩個條件之下(理當不只),相機還沒拿起來準備拍攝之前,找尋景物的時候,人眼當然會以 1:1 的比例、100% 的框線去模擬構圖。等待目標景物確定,拿起相機要開拍之際,將相機的觀景窗湊上眼睛的位置,經常還是會需要再做些視覺上的微調和適應,如果是使用變焦鏡頭的話,多了一個變焦動作花的時間恐怕只會更久。一切前置作業準備完備之後,接著立刻按下快門,就完成了一張照片的拍攝工作,這整個動作的過程時間可能短到會被忽略(或是經常被忽略),但恐怕拍出來的影像就不夠直覺,可能會因此會少掉一些些的情感元素,而添加了許多人工條件進去,如調整焦距、對焦、測光......等等。
之所以單眼相機之所以被視為專業,是因為在拍照之前,即被認為攝影者本身必須完成許多技術面的操作,才能夠得到一幅動人的影像。也因此一旦在操作單眼相機(SLR)的過程當中,將本身的功力提高了,可以在拍攝之前就將這些差異計算進去,變成一種極自然的本能反應,將目視之後決定舉起相機按下快門的過程延遲降到最低(例如常聽見的估焦拍攝),拿起相機之前心目中已經有一個構圖框架的雛型,且對於周遭的環境變因也都能有所掌控,那麼便可以說你有一雙「攝影眼」的好功力。當然,在這個例子上,RF 相機亦同,甚至還比 SLR 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 RF 的觀景窗是另一個獨立的視窗,在取景的方式與 SLR 有些不同。(詳見拙作:私論觀景窗的設計對於攝影者行為心理的影響)
進入到數位時代,單眼相較於小 DC,或者是可以用 LCD 做 Live View 構圖取景的相機,這種前置作業「幾乎」是可以省略,因為這種相機的拍攝型態,LCD 可以更直接確認或預覽拍攝結果,不必等拍完再確認結果。部分的攝影者也會把一些設定操作交給機身控制,如測光,然後像傻瓜相機般的自己只專心負責取景就好。某些可控制項目較多的相機,攝影者在拍攝之前,也經常會將設定先調整好,再來從 LCD 構圖拍攝,不然相機動一動看 LCD 就會知道畫面有哪裡過曝或不足?快門不夠 iso 是不是要再增加?對焦點什麼的參數要不要再調?攝影者完全依照(盯著) LCD 所提供的畫面來決定要怎麼拍出自己想要的照片,如此,簡單得來說:LCD 已經取代了攝影者的攝影眼了!
不必太緊張,就像自動測光系統一問世,許多攝影者貪圖其便利性,紛紛改用帶有自動測光系統的相機,而漸漸忽略掉了直視測光的能力(請再次回想本文題目的討論範圍)。有了 LCD 可以取代攝影眼(泛指對景物的觀察能力),在拍照的行為上並沒有什麼問題,差別是幾乎就不會有什麼「預視」的階段了,而拿起 SLR 才開始動作的情況也是一樣。因為一看到想拍的東西,就會拿起相機開使用 LCD 構圖(或透過觀景窗開始構圖),拍一張、看一次,拍不好再拍一次,一直重複這個循環到自己從 LCD 看到滿意的照片為止!這大概也是現在的相機 LCD 呈現出來的照片預覽漂亮得讓人快要飛上天,等回家傳到電腦上看的時後才重重跌了一跤,這種情況在新手充斥的論壇或網站是履見不鮮的。
而「預視」在拍 Street Snap 這個領域個人認為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怎麼說呢?「預視」是攝影者的一種「主動性」意識,你(攝影者)先用你的腦袋構思好你要的畫面,用你的眼睛觀察面前的景物,用你的身體去體會周遭的微妙氣氛(光線、角度...),也就是說,是你決定怎麼操作相機來幫你拍照。反之若忽略了「預視」這個程序,很有機會變成是,你從 LCD 看著實際上在你眼前的畫面,但稍有變化你卻沒辦法立刻反應,你只能「間接的」從 LCD 反應出來的畫面去了解畫面周遭的變化,換句話說,是相機決定你可以拍出什麼照片!從結果看來,同樣都是可以拍出照片,但會讓人感覺厲害跟不厲害的差異,就是在這些微妙的所在了。但如果是使用觀景窗也是一直把眼睛貼在上面取景,結論也是一樣的。
另外還有一點衍生的影響也常被忽略,當作補充說明,就是焦平面的位置。單眼相機的鏡頭,如果說是 50mm,或說換算成 135 規格之後的 50mm,意思就表示觀景窗透過這顆鏡頭視角約 45°(非 full frame 不在此列),那是指「以焦平面為角度的頂點延伸出去的範圍」。因為單眼相機是必須用眼睛去貼近觀景窗取景,這樣透過觀景窗看到的,跟實際上的底片(焦平面)可以接受到的影像就非常接近。在累積到一定的經驗之後,這種固定的視角框架,會在搜尋景物的時候很自然的被攝影者拿來構圖。這一點不論傳統 SLR 或 DSLR 或 RF 都是相同的。
反觀使用 LCD 取景的時候,以 GRD 來作為例子,在規格上,換算成 135 規格之後,GRD 的鏡頭是 28mm 的廣角焦距,當你手握著相機伸出去拍照的時候,即便只是撐在你的胸前,28mm 對你(眼睛所見)來說還是 28mm 嗎?個人以為不是!28mm 的視角約 75°,視角就是以看的點延伸出去的說法囉,這一個微妙的差異就在於,你看著 GRD 的 LCD 在取景,LCD 投射出來的影像是:影像透過 GR lens 到 CCD (焦平面)上面的結果,因此對於 GRD 來說,28mm 仍然是 28mm,但是對於拿著 GRD 在拍著的人來說,看著 LCD 上的那個 28mm 它確實還是 28mm,但那個 28mm 跟本身看出去的 28mm 已經有一段手臂的差距,這個拍攝目標距離假設是一公尺(劃上一條跟你平行的線),對 GRD 來說可能只剩 70、80 公分,如此跟攝影者本身的視角就已經不會一樣了。這一點如果忽略了,在估焦上就會產生很大的誤解哦。
但,說了這麼多,對於結果論的人來說又如何呢?猜想誰也不會在意這種事實存在可是又很難理解其所以然的差異性而繼續生活著吧!所以你可以當作這是在唬爛,但私以為這還是可以釐清一些觀念跟哪需要的人一些想法,希望啦!
下課!
每每有公開性質的展覽或是活動,同時也是個練習 street snap 的好時機,因為數位相機已將相當普遍,在展覽現場一來大大大小手上都會有台相機東拍西拍,遊客看到你也在拍的時候,即便鏡頭是稍微對著對方,對方也比較不會有排斥感(除非侵略性太強烈到令人反感);二來遊客絡繹不絕的不斷湧現,讓活動或是展覽的主題,結合觀看的人潮,構成一個很棒的 street snap 素材!另外也可以練習怎麼將主體清楚的表現出來,以展覽活動為主,觀眾為輔;或以觀眾生動的肢體語言為主,展覽為輔,都是相當棒的拍攝題材!
不過個人認為唯一有個小小的缺點,就是太多人都喜歡一窩蜂的去湊熱鬧,根本也沒事先搞清楚活動展覽的內容,一昧的前往拍些到此一遊的紀念照。那當然沒有不行,只是感覺俗氣了點,也浪費了主辦單位精心策劃安排的展覽。搞得有些活動每逢休假日就會呈現人山人海的窘境,要參觀展覽內容也很難參觀到些什麼,往往因為大家都搶著要拍紀念照,像廟會大拜拜一樣,活動現場到處擠滿了大人、小孩、小孩的玩具還有狗,這樣就很難提起去拍照的欲望了。
前些天剛好遇到 2009 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開展日(從馬路上的旗幟得知),其實開展前就曾經去繞過去附近看了一下,當時已經有學生創作的 T-Shirt 在那裡展覽,地點是在高雄鹽埕區頗熱門的駁二藝術特區。這一次印象中規模比以往小了些,可能是場地比較小的關係吧,只有座落在駁二倉庫跟觀光碼頭前方的小廣場,不過來回繞了一兩趟下來,感覺還是有些看頭的。
高雄市依港而生,是世界上著名的國際貨櫃轉運港之一,每年 1000 萬個以上的貨櫃(20呎標準貨櫃)在這裡進出港口,是世界上前十名之一,要說貨櫃是高雄的"特產"大概也不為過。從 2001 年開始到今年 2009 年,貨櫃藝術節前後一共舉辦了五次,幾乎快要成為一種地方獨有的特色了!這次同樣的也邀請了海內外的藝術家來共同創作參展,這種藝文性質的都市行銷策略,讓住在高雄市的市民,有機會漸漸的備受藝術的薰陶,而擺脫其他城市對於高雄人都是台客的形象(我覺得是工人形象比較貼切),個人感覺是很棒的一種活動,希望多多益善!
底下開始導覽:
展場在駁二特區
展覽日期。這個小妹很熱血,在人山人海的自行車道旁用腳架 kuso 自拍!!
馬賽克人
導覽目錄之一
導覽目錄之二
作品名稱:還要再多少顆氣球,貨櫃才會飛起來?令人聯想到前陣子的皮克斯電影:天外奇蹟 UP。創作理念。
太極。紅與黑的貨櫃藝術是貨櫃主意象現地創作,當天都還在現場創作!黃與黑的貨櫃藝術名稱則是城市上升力。從這個方性看去,聯想到了朱銘大師的太極。貨櫃主意象現地創作,創作理念。
作品名稱:城市上升力。創作理念。
作品名稱:治癒世界。創作理念。
這個主題開放民眾參與創作,現場備有很多這樣的組合紙板屋讓大家同樂,創作者原意是希望能夠看看最後這個城市將會變成什麼樣子,不過很多是被帶回去作紀念,有點可惜了。
作品名稱:城市幻象。小朋友是天生傑出表演者,隨便幾個動作都很有戲。站在背後的媽媽也是很好的配角,抱胸的雙手勝過千言萬語的台詞。創作理念。
作品名稱:戰鬥花園,觀光客是最好的配角。創作理念。
作品名稱:霍塔城。裡面的設計有結合"看得見的"聲音,挺有意思的!創作理念。
作品名稱:高雄蘋果。創作理念。
蘋果真的是高雄名產嗎??
作品名稱:好久。裡面那黑影是真人,女友在拍男友。反射的人影變成很有戲的效果。創作理念。
作品名稱:人類地圖。創作理念。
觀光騎警隊跟 85 大樓都是高雄地標!
作品名稱:光之聖境。好不容易出現短暫的陽光,正想怎麼表現光影,從外面老是拍不出貨櫃跟光影的結合,索性跑進去試試,沒想到一回到就看到這有趣的畫面!創作理念。
作品名稱:光光光。裡面那些日光燈會有節奏性的產生花式跳動,整個看進去形成一個正方形框架。創作理念。
後面那片綠牆也是貨櫃藝術。作品名稱:還原‧城市呼吸。創作理念。
用馬賽克作前景有種錯置的視覺感。作品名稱:主動與被動的空間。創作理念。
作品名稱:內省的往來。創作理念。
有空也去參觀一下吧!
自己並不是眷村子弟,老實講自己跟眷村也沒有什麼關係,既沒有親戚來自於眷村,也沒有朋友是從眷村長大,從頭到尾都只有在電視或書本上看到相關的描述,那怎麼會對眷村那麼感興趣呢?也許正是因為這一種不熟悉的距離感,但是一進入眷村的領域,就有一種:好像有點陌生,卻又感到熟悉的氛圍,猜想也許現在還僅存於眷村的氣息,是從小就感到好奇的,關於上一代的故事吧!
想要更進一步了解關於眷村生活的點點滴滴,除了上網路找找一些人家之前整理好的紀錄跟心得,在高雄地區有一個更便捷且有系統的捷徑,就是去參觀眷村文化館。高雄市眷村文化館是由早期的海勝里活動中心改建,在更早的年代,這裡是海光三村的診療室。高雄市的眷村人口約佔高雄市總人口近十分之一,其中又幾乎集中在左營地區,所以文化館設置在這裡幾乎是公認理所當然的事情,因為只要一進入「老」左營地區,很容易的,就可以感覺到跟其他區域不同的充滿歷史的空氣。
廣告打很兇的連續劇「光陰的故事」、「閃亮的日子」的描寫背景正是以眷村作為主軸的一些故事。隨著年代改變,這些故事對於四、五年級生來說那些回憶似乎是相當值得去懷念的,因為那是他們正值青春的年代;而六年集是個尷尬的轉型階段,上半段可能有沾上一些邊,下半段大概就漸漸的對所謂的眷村沒什麼印象了;七年級跟之後的孩子,對於所謂的「眷村」大概就只剩感到好奇的程度了吧。
「眷村」一詞是國民政府遷台的歷史變遷下,因應當時環境而生的特殊產物。當時軍眷的心態,也是抱著很快就會打回大陸的想法,因此也沒有人在意擁擠、狹小的居住品質,沒有想到的是,這個臨時的窩,竟成了數十多年來安身立命,繁衍子孫的家;成了互助、相依相倚,成長、生活記憶共同體。也正因為眷村文化的逐漸式微與凋零,所以促成了眷村文化館的成立,用以保存這些即將走入歷史與被遺忘的故事。
(部份文字節錄自眷村文化館網站 一、二)
#1. 小時候也有貼過這貼紙 XD
#2. 昆明來的抗日臉盆
#3. 家裡以前也都會這樣擺炒鍋,不過我們家不是眷村子弟,只是那個年代(四、五零年代)大概都是這樣
#4. 我們家以前也有這種碗櫃,不知道是不是阿嬤留下來的,搬家後已經不在了
#5. 裁縫尺跟纏線棍,偶爾還會用來打小孩,那就是我... 哭哭
#6. 也有看過類似的化妝台跟化妝鏡,是三、四零年代的嫁妝熱門款
#7. 霸王牌腳踏車,這個到現在都還在流行 XD
#8. 這種大本辭海以前我家也有一些,現在都改用電腦了....
#9. 海軍紀念品,吸引我目光的是這台半格機
#10. 這種靠墊跟電話機也是四、五零年代的產物
#2. 昆明來的抗日臉盆
#3. 家裡以前也都會這樣擺炒鍋,不過我們家不是眷村子弟,只是那個年代(四、五零年代)大概都是這樣
#4. 我們家以前也有這種碗櫃,不知道是不是阿嬤留下來的,搬家後已經不在了
#5. 裁縫尺跟纏線棍,偶爾還會用來打小孩,那就是我... 哭哭
#6. 也有看過類似的化妝台跟化妝鏡,是三、四零年代的嫁妝熱門款
#7. 霸王牌腳踏車,這個到現在都還在流行 XD
#8. 這種大本辭海以前我家也有一些,現在都改用電腦了....
#9. 海軍紀念品,吸引我目光的是這台半格機
#10. 這種靠墊跟電話機也是四、五零年代的產物
抽空去參觀,也拍了一些自己覺得有趣的角落,也許你(妳)也可以在這裡找到屬於你記憶中的小場景哦!
忽地一個轉角看見好多破掉的牆壁,靈光乍現的玩了起來,覺得這樣通常人家可能會感覺醜陋的角落,框下幾個片段,組合成一連串的情節,似乎是練習拍照的好方法...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