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器材] 私論觀景窗的設計對於攝影者行為心理的影響


|
紅毛港人_002 (by 小帽(Hat))

(D)SLR(Single Lens Reflect) 結構相機的觀景窗設計,視野率通常都是接近100%(所見即所得),至少也會有 90% 以上的倍率,換上各種不同焦段的鏡頭,都可以輕易透過觀景窗來觀察以及拍攝影像,快門速度比 1/60 秒(甚至 1/30 秒)快時,幾乎可以忽略掉反光鏡打上來時,擋住觀景窗沒有視線的瞬間。但觀景窗給攝影者的視覺不斷的隨著鏡頭不同而變動著,即便是定焦鏡,也可能因為改變對焦點而會有焦點移轉的視覺影響,是以單眼閉合會是較好的操作方式,因為兩眼同時張開的情形之下,首先無法同時鎖定焦點(假設相機不會擋住視線),眼睛勢必也會因鏡頭焦段不同而有明顯的視覺誤差,不過可惜的是 (D)SLR 的結構,經常是只針對單眼操作去設計。假設攝影者非常專心的在單眼操作相機的情況下,極有機會的,將自己從周圍環境抽離,進入只有觀景窗的世界來進行攝影。

這裡提到的是一種「意識形態」,在觀景窗與周圍環境的變換視覺框架之間,通常並不容易察覺自己的視角已經受焦段牽引而改變,之後持續所視的構圖框架中,亦即被固定的視角所制約,可以觀察到的景像自然也將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似乎無法跳脫固定、缺乏變化、不甚活潑的一種死板的情感。這是 (D)SLR 的設計對攝影者所可能造成的意識影響,影響的主要層面會在於,無法連續的將視覺與環境結合,而造成觀察視點的一種片段性、不連續性。

紅毛港人_004 (by 小帽(Hat))



以 135 底片為大宗的另一種結構是 RF(RangeFinder),其觀景窗與交換鏡頭為各自獨立的視角,延伸到 120 底片的 TLR(Twin Lens Reflect)(也有吃 135 底片的 TLR,理論亦同)也是類似這種視角各自獨立的結構。在基線的限制之外對焦是有誤差的(不論過遠或太近,通常會指太近的部份),意即最近對焦距離是受限的,必須改用估焦(泛焦)的方式操作。而 TLR 是腰平取景,與 RF 的平視取景仍有不一樣的地方,差別就在於本文想要探討的「人本原則」,講白了,就是指人的本性。

正常拍照需要以眼睛的視覺來輔助構圖及確認焦點......等等方面的技術,用眼輔助這點應該不會有異議(但盲拍行為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估焦是有意識的主動行為,所以可以算。),而眼睛在絕大部分人身上,較常使用到的視線角度,原則上是垂直於身體(頭部)的發散,以白話一點的字句來描述就是說,當一個人垂直的站在水平的地面(脖子是打直的),眼睛可以看到的範圍,就是以眼睛在臉部的位置為基準點,上下左右各有一個極限範圍,可以圖示成一個以眼睛為尖端頂點的非正圓的錐狀,來表示眼睛的可視範圍。

回到 TLR,TLR 觀景窗雖然很大,但預設的腰平則需「低頭」來取景構圖,在有些條件同時成立的情況下,比如說構圖的時間較長,且因為取景的方式已經偏離了人性的常軌,也就是說有機會忽略掉環境變因進入受限的視角,如果使用上腰平的放大鏡、和尚頭、45度、90度觀景器.....來從事微調或構圖,那麼行為模式將回到與 SLR 相同的限制,就更有機會發生與環境抽離的情境了。

說到 RF 之前先稍微解釋一下 RF 相機結構的觀景窗,它是與連動測距窗共為一組的一顆獨立的「鏡頭」,因為是獨立的鏡頭,是故無法隨著交換鏡頭的改變焦段,而隨之轉換其視角(但 Contax G 是個例外,也因此觀景窗無法做到大且明亮),所以 RF 相機在觀景窗裡設計了框線,用來輔助不同鏡頭的可視範圍。而觀景窗有幾種不同的放大倍率,理由是可視角的極限會因此而不同,例如 Leica M6 x0.72 的機身,觀景窗的放大倍率是 0.72 倍,內建最大框線只到 28mm,也有一說是整顆觀景窗鏡頭滿框大約是 21mm,但因為觀景窗跟眼睛仍會有一點距離,即使沒戴眼鏡邊邊角角也不容易一眼畢之,所以要利用滿框並不好操作。超過觀景窗的可視範圍或不足的,就只能夠依賴外接式的 Finder 跟估焦了。

駐與行;stand and walk (by 小帽(Hat))



另外,因為觀景窗的放大倍率,並不是所有的相機都是 100% 的倍率,所以透過觀景窗看出去的景物,都會略小於肉眼直接看到的大小比例,不過由於觀景窗的放大倍率是固定不變的,所以即使有交換鏡頭,RF 相機在使用上,視角並不會有變換的情形而使眼睛有適應上的疲勞,唯一不同的就只是半透明的框線而已。附帶一提,這也是 Leica M3 為什麼廣受歡迎的因素,因為 Leica M3 的放大倍率為 0.91 倍,從觀景窗裡看出去的幾乎和平常的視覺相仿,加上標準鏡視角的 50mm 框線近乎滿框的設計,讓攝影者可以一目了然框線裡的景象,在夠長的基線與夠大的放大倍率的條件當中(RF 對焦精準度的兩個條件),都可算是 snap 愛好者的首選。

Leica M3 會歷久不衰的主因還有一個,就是他本身沒有測光系統。大部分人可能會因此感覺不甚方便,但是 M3 出被設計出來的那個年代即是如此,攝影師沒有被養成懶惰的習慣,都練就了一身肉眼測光好功夫,當然也是因為當時相機工業尚未蓬勃,可以應用上相機的場合有限。沒有測光的最大好處是,觀景窗裡沒有影響視覺的燈號,調整好光圈快門之後,在有如平常視覺的觀感之下,又沒有多餘的燈號影響視覺,並且沒有測光的快門行程是一以貫之,沒有什麼半按快門的問題,且較 (D)SLR 更短的快門時滯(例如:EOS-1V 的快門時滯是 55ms 或 45ms ,Nikon F5 是 43ms,Leica M7 是 12ms),故在拍攝的過程當中幾乎可以讓相機成為攝影師的一部分。

回過頭來講 RF 的取景方式,觀景窗在機身上設計的位置坐落於左上角(從背部來看),位置剛好在可以讓攝影者使用右眼取景時,左眼會落在沒有被相機遮蔽的外露部份,可以不必閉上左眼,兩隻眼睛同時張開來操作相機與構圖,Leica M6 的官方文件也是建議這樣的操作方式。

福山生態步道 (by 小帽(Hat))



但如上述,當觀景窗放大倍率並不是 100%,或者說與 100% 差距較大如 x0.7、x0.6...,在使用上的經驗是,先利用單眼從事構圖,之後在按下快門之前再以兩眼同時觀察,「等待」預視好的構圖目標進入到觀景窗的框線裡期待的位置,或留意框架避免雜物跑進來,接著按下快門。快門動作過程裡,觀景窗沒有像 (D)SLR 會有反光板打起來使觀景窗變黑的情況,即便是 1/500 秒恐怕都會有所影響,這對拍攝結果的確認十分重要。

這與 (D)SLR 有一點相當大的不同,就是在這種「可融入環境」的設計,例如 (D)SLR 與 RF 到拍照,使用 RF 拍攝的結果,兩眼同時睜開構圖、取景的情況之下,跟平常用雙眼觀察這個世界的情境是雷同的,這樣的狀態下可以十分輕易的與環境融合在一起,在攝影者的心理上,竊以為能夠更貼近被攝影者與成像之後觀賞者的角度與距離。(D)SLR 當然也可以兩眼同時張開來操作,但一定不會像 RF 這樣來得舒適;且因設計的關係,遮蔽到另一眼的部份或機會也會較大;並沒有透過五菱鏡與反光板的折射,RF 相機的觀景窗通常也比 (D)SLR 來得明亮透徹,對於眼睛的舒適度相對也較高,即便只是單眼操作。

但 (D)SLR 的強項比如望遠鏡頭、快速鏡頭,與機身強大的功能,並不是 RF 所輕易能及,是故在不同的拍攝題材上,運用不同的工具來輔助攝影者從事創作,是相當重要也必要的,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選對工具可事半功倍是一定不會錯的。本文所提及的,都是依個人有限的經驗去揣摩推論,並非正式的理論,不過首要還是應該了解不同的器材,會給攝影者帶來什麼樣的不同影響,才能算是一個及格的攝影師,至少個人是這麼認為。



#1,2
Leica R3
Leitz Elmarit-R 24mm f2.8

#3
Leica M6
Leica Summicron-M 50mm f2 V

#4
Leica M6
Leica Summicron-M 35mm f2 pre-Apsh

film
公元 ERA 100








2 回應:

Norn 提到...

hi 您好 我在網上搜尋到了您這篇精彩的文章。我以前傳統單眼相機的使用者,我過去所使用的機型是Yashika 機身和contax鏡頭。在那幾年的使用經驗裡,最重要的就是您文章中所提到的預視或是攝影眼的使用經驗,所以傳統相機明亮的觀景窗對我的拍攝來講很重要,也就是我可以以本人的眼睛作為主體來進行拍攝,再透過觀景窗的折射將眼睛的觀察和相機的取景融合在一起。數位相機出現以LCD取景也一直讓我感到干擾。多年來一直沒有購入數位單眼,但現在旅居國外攜帶底片不便,您可否推薦一台具有傳統觀景窗功能的數位單眼相機?或是融合傳統RT相機手感的數位單眼。我現在只查到了富士FinePix X100一台? 謝謝您!

小帽 提到...

您好,您提到「有傳統觀景窗功能的數位單眼相機」不是很多嗎?Canon 5D3、Nikon D800 之類的,或是您的意思是有光學觀景窗的隨身小相機 (DC)?

一般我自己的區分方式是,有五菱鏡才叫「單眼」,對我而言沒有類單眼或微單眼這種東西,此外的東西就全部叫做 Digital Camera (DC)。

另外 RT 相機指的是?X100 的觀景窗跟
original viewfinder 完全不一樣的意思,雖然感覺起來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