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器材] Leica Summicron-M 35mm F2 對照 (六枚、七枚、八枚) Part 2


|
依序都是六、七、八枚。先照片(每張都可在 flickr 看大圖),然後是個人心得。


678_B1_01_6

678_B1_01_7


678_B1_01_8


光圈全開的利度跟細膩,依然是八枚勝出,六枚光圈全開也相當扎實,頗有 35/2 ASPH 的姿態,七枚全開有點軟,這大概是她唯一的致命傷。焦外的部份八枚較為浮動,反差略低,缺乏安定感;六枚厚而且重,反差最大,有點沉的存在感;七枚反差適中,細節也在三者之間焦為中庸。

光圈 F2 配上 ISO 400 底片的樹蔭底下,沒有陽光快門印象中只有 1/8,這是現代拿數位相機比較難體會的一種情境。



678_B1_02_6


678_B1_02_7


678_B1_02_8


這組個人覺得相當有意思,相同的光圈快門,拍攝時環境光線無明顯變化,角度差異也不大,三顆鏡頭拍出來的就完全是三種風貌,非常明顯,不若其他對照組還會有些重疊部份。

七枚所吃到的光線,明顯比六枚、八枚來得多,六枚略暗七枚大概不到 1/3 格,非常接近,八枚差七枚大概有半格左右,以上都是目測抓個大概,因為調整的參數三張都是一樣的,所以這樣推斷還算合理。

八枚雖然乍看暗了一些,但是仔細比較焦點內的榕樹本身,八枚的細節卻是最多的,樹幹、樹根的線條跟皮紋,處處鉅細靡遺,灰階的階調也是最為豐富;其次是七枚,仔細比照榕樹中段的紋理,七枚的細節比較六枚來的精緻且清晰,六枚雖然也紀錄了不差的細節,但細膩度跟灰階就是差了一點。

散景的部份,六枚的照片略暗七枚約 1/3 格,故比較遠處大樓的陽台線條,六枚比七枚感覺來得清晰,但更進一步的對照,七枚的照片裡大樓看起來是更遠的(散景虛化更帶柔勁),這個結果表示,七枚拍的照片,整張看起來,焦點內的主題會更為突顯、立體,相對而言六枚的照片整體就會差一點。而八枚並不以散景見長,但是她從最亮到最暗豐富的細節跟灰階,在三者之中是最厲害的。



678_B1_03_6


678_B1_03_7


678_B1_03_8


這組看暗部的感覺差沒很多,但六、七枚照片很明顯的有點不同,在中間右邊的陽台,七枚照片中那個部份,來得比六枚更亮一些,這表示鏡頭對於焦點內跟焦點以外的光線處理方式不一樣,如果還記得六枚在拍正片時有些呈現暖調,在黑白底片上可以當作是多加了一道濾鏡的感覺。但同樣的快門時間,吃近來的光線有了「內建濾鏡」上的差別,在最亮到最暗的對比上,就會有點不同了。

再來看到右下角,延伸出去的遮陽棚架線條,剛剛陽台的線條六枚比七枚清晰,而在這個棚架的部份,六枚卻來得比七枚模糊,從焦點開始(照片上半段的棚架)沿著實體場景的距離一直到最遠,棚架末端看作中景,大樓陽台作為遠景,六枚是銳利 → 模糊 → 清晰,七枚是銳利 → 清晰 → 模糊,八枚也是七枚這種走法,這不是產品上的瑕疵,應該是當時在設計跟其他因素上的妥協。簡單講究是層次感的豐富與寡,並非要以「模糊」二字去為鏡頭下註解。

八枚黑的更黑,白的更白,在陰影處使用八枚似乎都會得到整體的反差略大於六、七枚的結果,並且在灰階上有著驚人的呈現,如果單獨作最佳化,結果相信會是三者中立體感最好看的。



678_B1_04_6


678_B1_04_7


678_B1_04_8


這組也是光圈全開,當時太陽還沒升到太高,用的又是 ISO 400 的底片,快門速度不用擔心,趁這個機會趕緊多測一組。對焦點在瓢蟲背部的紋路上頭,距離小於一公尺以內,七枚光圈全開除了偏軟,還有些焦點前移的感覺,六枚、八枚的瓢蟲背部都很犀利跟清楚,七枚的焦點則是落在瓢蟲的腳上去了(還是人的問題?)。除了這個部份,跟最前面那組「樟樹」一樣,六枚跟八枚的焦點內都相對扎實,此外八枚又較六枚細膩一些。

散景很容易比較,從右邊到左邊像一道滑梯般的順過去,七枚是緩緩加速下降的溜滑梯,八枚是一開始有點小小落差,然後一路緩降下去之後,還有一大片軟墊的滑梯,六枚是坡度略陡的滑梯,滑道末端是公園常見摩擦係數頗高的黑色 PU 墊子。



678_B1_05_6


678_B1_05_7


678_B1_05_8


每一組照片都是從六枚開始,所以快門速度都是以六枚測得的為主,光圈就是都調一樣的整數,沒在管他有沒有口徑、葉片哪裡不一樣,那太囉唆了。

以這組來說,六枚的反差若是以「剛好」來說,那麼七枚就顯的較深,然後八枚反而是最低,跟前面的對照組有些不同,不曉得會不會是拍攝環境不完全處在陰影處的關係?

縮光圈到 5.6,焦點內已相差無幾,比較樹幹的部份,六枚跟八枚反差很接近但六枚略深,灰階的過度八枚還是豐富,比起七枚也一樣,焦內細節也較多,七枚立體感看起來較好,當也可能有反差大加上有比較的原因。雖然有點晃到,散景以遠方的大樓來看,七枚是最好,八枚次之,六枚居末。



678_B1_06_6


678_B1_06_7


678_B1_06_8


走出林蔭的區域,來到這坨林投樹的前面,配上後頭有人在樹陰底下休息,畫面看起來更有生氣,剛好再測一組。

因為後面的人也要入鏡,記得光圈是開到 8,結果七枚看起來反差最低。除了反差各異之外,焦內的林投樹解析度三者差距以相當微小,但八枚得到的照片還是能看出結果最為細緻。

後頭在樹下休息的人作為焦外散景,六枚看起來較鬆散,七枚線條稍微犀利(樹上的牌子),八枚只稍差七枚一點點,幾乎也不相上下。



678_B1_07_6


678_B1_07_7


678_B1_07_8


好不容易陽光露了臉,植物園裡以很難找到什麼面積大一點的受光體,因為光線不是被茂密的林葉擋住透不過來,就是被深色的樹皮樹幹給吃掉,走著走著突然發現有個老者正在運動,木棧道跟椅子剛好也成了面積頗大的受光面,恰好可以拿來呈現斜射光線的場景。

對焦在椅子上,所以整個椅子以後的地方都算在焦點內。來看看那椅子沒有吃到光的那面椅背,八枚的差略低於七枚一咪咪,看起來更精緻一點,六枚反差最大,線條也最不清晰。再來看看把畫面切開的那棵林投樹的左下角那塊礁岩,八枚的細緻度勝過七枚,六枚一樣居末。



678_B1_08_6


678_B1_08_7


678_B1_08_8


好不容易等到了陽光,不多拍點怎麼行,即使取不到好的畫面也是要有光線,拍照有光先贏一半(誰說的

先來看看後頭可愛的小圈圈,雖然角度不盡相同,但各自的特色還是各自明顯,六枚的圓點像塗抹了不均的膠水,要黏不黏,要分不分的,得到的型跟狀都不是太令人欣賞;八枚則是塗抹算是均勻但有些塗得太薄,黏不夠牢靠,有些滑掉原來的位置,滑過得地方看起來稍微帶點綿密的、滑滑的感覺;七枚算比八枚好一些些,至少都有塗上八、九成的膠水,貼工也稍微整齊有條有理,乍看不驚豔,久看最舒服。類似的部份可以看左下角椅子上的連續圓點,已經是一直線排列了,卻仍是有上述的感覺。

六枚反差略大於七枚、八枚(前頭樹幹上的黑影),八枚反差最為適中,跟細節最好,七枚則是稍利於其他兩者一些些,不過沒很仔細看都不會看出來這些微小的差異。



678_B1_09_6


678_B1_09_7


678_B1_09_8


黑白照的逆光當然也是該來測試看看,畢竟光作畫在色彩跟黑白的畫面上,也是不一樣風貌的呈現。八枚的光斑最為明顯,這個不需要多解釋,但是在近端的草地跟沙土上的細膩度,還是可以看得出來八枚的描寫力依然驚人,遠端的步道細節也是。

七枚的抗耀光能力是三這當中較好的,不過直接對到陽光還是會出現很明顯的光斑,遠端的步道跟近端的草皮跟沙土細節上就沒八枚豐富。

六枚對直射光線的控制可以說沒處理的很好,好像沒經過鏡筒折射一樣就直直的射進底片,導致所有的細節都被光線嚴重的影響,變得不清不楚。之前有提到這次測試三顆鏡頭,都是沒有保護鏡跟有加遮光罩,所以六枚應該盡量避免面對直射光跟斜射光線的場景,否則光線影響畫質的機會相當大。



678_B1_10_6


678_B1_10_7


678_B1_10_8


經過一夜安靜沈澱的草海桐,清晨醒來上頭已悄悄佈滿清了點點露珠,在陽光溫燙暖活緩慢的蒸去之前,還有一旁影子懷抱著的幾株鮮綠,似乎正在加緊滋養著最後一點乾渴,慢慢的將玉露消化殆盡。

拍照的時候經常會有機會發生這樣的盲點,先印入眼簾的畫面或者元素,覺得驚豔或者好看,一股腦兒的就拍了下來,忘記還要先觀察光線的配置。以這組為例,焦點擺在殘存露水的葉片上,但是葉片處於暗部,通常這種構圖畫面,一開始的眼光都會被亮部給吸引,然後在回過頭來暗部看焦點,這樣是屬於不好的構圖,如果不是必要,建議應該避免。(我好用心良苦

主要會影響到上述的,就是相機的自動測光系統對於光線的感知,焦點的位置通常是整張照片最想表達的地方,卻因為焦點以外的亮度影響到相機測光表的判斷,導致拍出來的結果焦點位置遠比其散景區塊來得暗,簡單說有點本末倒置。所以拍照的時候對於光線的敏感度一定要集中精神才行!(我真的不是在解釋

這組來說,其實是以為葉子本身的顏色夠綠夠深,以為是整個畫面的中間區域,結果忽略了人眼跟相機測光系統之間的差異,機器認知的光線跟陰影之間的反差級數是不像眼睛看到會經過人腦修正,所以拍出來就讓焦點內的葉子黑掉了。(我錯了

六枚看起來反差稍微大一點,但是暗部的細節還是有的;七枚反差還算可以,但是也因為亮部過於凌亂,導致焦點幾乎要被河蟹掉的感覺;八枚雖然灰階豐富,但是也拯救不了這樣的失誤。引以為戒!



678_B1_11_6


678_B1_11_7


678_B1_11_8


右方的林投樹樹幹上的紋路,焦內的表現六枚感覺較厚實,七枚感覺犀利,八枚則是細膩;樹幹下方有一塊影子,反差由大到小為:六枚 → 七枚 → 八枚;散景以左邊陽光照著的那一團算是樹根的部份來看,八枚較為疏鬆,七枚立體整齊,六枚也是鬆散,力道介於七枚跟八枚之間。

每顆鏡頭的特色,有在對照組裡頭呈現出來,或有特別容易變識的例子,都會盡量提點,讓讀者更容易觀察跟理解,若有不足或是感到疑問之處,都很歡迎提出跟我討論。並不是非常科學跟嚴謹的條件下進行這樣的測試,目的第一是自己沒有玩過為了好玩,其次是希望可以為一些摸不著頭緒的朋友提供一些挑選鏡頭的參考跟建議。所有的心得都是比較之後的結果,單獨來看每一顆鏡頭,都是很優秀的。


To be continued,底下是器材清單。




相機:
Leica MP

鏡頭:
Leica Summicron-M 35mm F2 III (6-Elements),261xxxx(1973)。
Leica Summicron-M 35mm F2 IV ((7-Elements, pre-asph),324xxxx(1982)。
Leica Summicron-M 35mm F2 I (8-Elements) with goggles (Canada),174xxxx(1969)。

底片:
BW1 - Ilford HP5 Plus 400,彩韻沖掃。




延伸閱讀:
各世代結構圖
「8枚玉」、「6枚玉」、「7枚玉」、「ASPH」
吃飽了撐的:萊卡35毫米系列鏡頭評賞
萊卡35/2 Summicron,六枚玉、七枚玉、八枚玉測試對比
compared Leica Summicron 35 ASPH Fle with 8 elements
LEICA 35mm SUMMICRON Sharpness Comparison
Leica Lenses 35mm-40mm Tests








0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