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將借來的 Leica R 鏡(註1)還給朋友,心裡頭總是不停的回味著。
夢寐以求了好多年,總算體驗到所謂的 Leica 工藝,相較起其他的手動鏡頭,自動鏡頭切手動對焦就別提,也姑且不論光學上的表現,Leica 作工的精密度就大大的擄獲人心。即使是老鏡頭,光圈檔位依然明確,在轉動對焦環時觸覺,細膩得讓人不需要用力轉,也許聽起來有點難以想像,但當 Leica 鏡頭在手中轉動對焦的時候,阻尼感是讓人稍稍想出點力去轉她,但卻又不需要用到什麼力的程度,滑順得宛如吹彈可破的肌膚,令人愛不釋手!
個人的攝影之路起步算晚,在有能力之時銀鹽已逐漸沒落,嚴格來說是已進入數位時代(千萬畫素),但仍有不少愛好者堅守崗位努力拍片,這一點在每天瀏覽上百個攝影同好網站可知,不時還是都有人愛用底片來拍照,甚至是只用底片來拍照,那種細節與層次是現今數位仍不可達的境界(至少在我所知是如此)。不過在成本考量的前提之下,在選擇相機踏入攝影之路的重點,還是偏重節省學費、未來性比較多一點,廢話一堆就是說我買了一台數位單眼相機,她叫做是 Olympus E-1。
Olympus E-1 除了發色飽滿濃郁,另一項特點就是可以讓各家鏡頭都透過轉接環去接上她,唯有焦段需乘以兩倍(最大光圈不會改變,在此不厭其煩的說明)。在網路上看過人家分享的 E-system + Leica 的成果十分清新,也有幸親自嘗過 Leica 的魅力之後,當下便是想以 Leica 為攝影之路的階段性目標該是不會錯了。目前手上有的手動鏡頭是 OM 50mm f1.4 這一顆 135 的標準鏡,其實也有一點是想有機會去撿撿看 OM 的 SLR,因為對於 OTF 還是充滿想像與期待,不過 50mm 接上 E-1 之後就升級成 100mm 的人像鏡,視角範圍變窄了許多,所以想找個接上 E-1 視角在 50mm 附近的標準鏡頭,加強本身構圖的底子。
所以有空時便在尋找一顆 28mm 或 24mm 的廣角手動鏡,用來接上 E-1 焦段乘上兩倍之後變成標準鏡附近的視角,標準鏡的視角主要與透過人眼直視觀看的景物最為接近,然而適不適合用來學習攝影構圖是見仁見智,有人強力推薦、有人飭之以鼻,但以 Leica 大師布列松 (Henri Cartier-Bresson) 最愛使用 50mm 來創作構圖來說,多少可以佐證一下 50mm 的視角在攝影上有他的存在價值與地位。當然小弟我不是大師(以後也不太可能),不過我想從這個點切入去學習、體會拍照的「感覺」,應該沒問題吧!
說時遲那時快,每日逛三次各大拍賣網就是能掌握先機,在某攝影網站的二手區發現有個前輩要低價脫手一台品像 B+ 的 R3 跟 Leitz Elmarit-R 24mm f2.8,原本開的價還滿高的,不太買得下去,畢竟是三十年的東西了。跟這位前輩要了實體的照片,主要是針對那一支 24mm 的廣角鏡聊了幾次,接到 E-1 上來變成 48mm 完全符合的期待,品像不好當然不是最在意的(品像好會比較容易轉手),我需要的是一隻功能正常的鏡頭。經過幾天的深思熟慮之後,竟發現這組一機一鏡以更低的價錢在拍賣網低價起標,想起不知有多少次好物難尋的失之交臂(敗家之路如冬日飲冰水,冷暖自知),況且單獨這顆鏡頭二手價也不便宜,有人想低價出讓更是機不可失,馬上與對方聯絡,敲定交易,原本一直想找的廣角鏡入手了,隨附的是一台跟我一樣老的 Leitz R3,就這樣,一不小心就 Leica 了。
也許有人(大部分的玩家)對這一顆 Leitz Elmarit-R 24mm f2.8 的鏡頭有點敬謝不敏,因為她是三十年前 Minolta 代為設計,由 Leica 生產製造,同樣的焦段裡表現不俗的還有 Nikkor Ai 24mm f2.8,甚至是 Minolta 本家的 24mm 鏡頭,說是非原廠設計血統不純,Leica 味不甚明確,更主要是價格都更低廉。但也有 Leica 用家對這支廣較鏡頭讚譽有佳,不過國內外的討論看一下相關的論述,個人的結論是:這是一個 Leica 願意掛上名字的鏡頭,品質至少有一定水準;再則我沒有這麼嚴重的品牌情節,低價入手(說實在也不低啦,有到挨罵的程度)主要是要用來拍照而非收藏,況且已經投資了一個轉接環,那也很貴耶!所以這樣子的身世對我而言是茶餘飯後的話題,不會是疙瘩。
只胡亂測試了幾張,還在習慣這樣的焦段,確實與直視的視角範圍一樣,感覺好極了,有很真實的攝影感。白平衡是自動,光圈在 4 的時候銳利度有較全開銳利,但邊緣感覺仍較鬆散,下次要再試試光圈 8 的效果。另外發現在微弱光源的環境色彩還原度很不錯,而且好像銳利度會提高一點,鏡頭的鍍膜是都很完整,可能這顆鏡頭的調性不能跟光源硬幹,在多試一些才清楚吧。(其實是在玩 R3,一卷還沒拍完,所以才拍這麼少,Leica 的快門聲還真是醉人啊!什麼?MP 更好?M7、M6 也很棒?什麼?我怎麼都聽不到你講什麼?)
註1:Leica M 是比較著名的,但因為 Leica M 鏡是 RF 的設計,接上 SLR 會打到反光鏡,硬要接 SLR 需要改鏡,通常沒有人這樣作。Leica R 則可透過轉接環接上他廠的 SLR 機身,如 Canon、4/3 system。
延伸閱讀:
.LFC 網站的LEICA ELMARIT-M 24mm f/2.8 ASPH 測試報告,裡頭有提到Leitz Elmarit-R 24mm f2.8 及 Nikkor Ai 24mm f2.8。
.原廠文件沒有單獨這顆老鏡的文件,但Puts Column 19-24 mm Leica R Lenses中有提到:Where the 19mm lens records the scene, the 24mm lens can create a dream. 頗耐人尋味。
.Leitz(leica) R3/R3-MOT free user Manual
8 回應:
還說不小心﹐窩都快羨慕死了 ^__________^
Where the 19mm lens records the scene, the 24mm lens can create a dream.
It's very true! :P
btw﹐謝謝你的留言﹐大家繼續努力﹗
bbwt﹐ 請問文章分類如何可以變成乾淨簡潔地只秀題目都排列呢﹖實在很難懂......
@Julia
這台R3也可以玩重曝,下次也要來試試。
妳也有玩過 19mm 跟 24mm 的鏡頭嗎?我沒玩過所以無從比較起,不過覺得他的說法還滿有趣的。
文章分類的部份妳可以參考這個:「讓Lable及Archive頁面只顯示標題」,不過這是針對新版 blogger 才有用的(我的是新版的),舊版可以轉成新版,但不知有沒有風險(例如全部文章不見),要再研究研究。
謝謝你提供的連接﹐我已經轉用beta了﹐還要慢慢研究﹗太多花樣了:P
其實 19﹐24不斷加大角度拍照還是好的﹐所以說can create a dream.以後can create a whole new world 了﹗
這幾天試拍了兩卷,待沖洗出來看看效果如何?
說不定是一塌糊塗啊!^+++^
這真是一篇好文...
好誘人的文...-_-"
讓人看了心癢又心痛啊~
不過...觸摸到鏡頭以及看到拍出來的照片,
一切就值得了~(同冬日飲水,冷暖自知)
未來(遠目)有機會也來體驗一下萊卡(以及其他各式各樣很多相機 XD )
@羊伯特
好說好說,像我這樣奇怪偏好的人好像不多了!
因為手動鏡拍照慢、測光不準,
但我總覺得手動慢慢轉才有拍照的感覺......XD
祝你早日實現願望!
我一看到標題,就想「小帽踏上不歸路了」,嘻嘻。
最近很忙,好久沒來,這裡先拜個早年。
@小Po
好久不見啊!
這條不歸路試遙遙無期了,什麼時候你也加入啊?
記得妳去年也有想過要下海.....^___^
新年快樂唷!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