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既來之則安之,騎就對了。
難得騎單車上來到這裡,天氣又好,當然也是得拍拍紀念照,誰知道還有沒有下次啊?拍完照之後先是一段暖身的上下坡回到阿里山公路,或說是新中橫公路,場景一下從嘉義縣又換入了南投縣內,估計從阿里山青年活動中心到塔塔加搭約是 28 公里的路程,高度從 2016 公尺爬升到 2600 公尺左右,從帳面上看起來可以說是非常愜意的一段旅程,事實上也真是如此。除了從青年活動中心到阿里山森林遊樂區的四、五公里稍微比較艱辛一點,剩餘的路段真得相當平緩好騎,時而緩上時而緩下,除了快到塔塔加鞍部真正感覺到爬坡的路段時速稍微降低之外,其他路段時速可以拉高到 30 也不是太大的問題,而且車輛不多,氣候剛好也相當溫暖和徐,騎到幾乎會讓人不想停下來般的舒服感覺。
帶上浴帽、穿上防風外套,準備 50 公里的大下坡,高度從 2600 公尺也一路下降到 350 公尺,這可以說是單車人的最愛了。不過一路下來發現台灣的山林濫墾得厲害,許多山壁也都已經流掉成為光禿禿的一面土牆,甚至原本有的道路也都因為路基下陷而無法繼續使用,必須再往山壁另闢新路,這真的是台灣人的悲哀。看電視上每天老是在報甚麼汙錢案、誰又打了誰、人吃得比豬差......,要是有一天連住的地方都沒了,這些是還重要嗎?為了讓這一塊能夠永續的保持下去,節能減碳是一定要做的,另外就是要減少消費跟少吃肉,因為這樣可以使這個生態鏈減少產出很多難以消耗的垃圾。最後就是請多騎單車吧,可以多認識台灣,也對身體健康有很多好處的。
不好意思發了一下牢騷。
原本計劃一直下滑到水里再午餐,這下用餐地點要提前了,在同富村內找了家也是賣水里肉圓、豆腐湯的,簡單的吃了大腸麵線、乾麵、大腸切盤跟燙青菜解決了午餐。吃完當然是要趕路了,距離今天晚上要下榻的埔里還有五十幾公里,雖然大部分都是下坡路段,但路程也不是一路平順的。回到台 21 線之後不斷下滑,遇到了幾段因原本道路被之前幾個強烈颱風或是土石流沖毀的新橋,煞車也不想按了,雖然是裝備著 KENDA 345 半巧克力胎,重裝的重力加速度時速依然可以到 60 公里,一直衝到前陣子發生意外的豐丘明隧道之前才稍緩下來,因為已經沒有柏油路面了。
幸好這真的是本日最後的一段山路了,環繞過日月潭到 7-11 稍做水份補給之後,天色也漸漸的暗了,意味著我快瞎了,不過從魚池下去到埔里的的大下坡一樣照衝不誤,小朋友別亂學唷,哥哥真的是有練過的,因為這一段路交通算是相當繁忙,而且又是在星期天晚上的收假階段,很多遊客都要趕回家,所以一路燈火通明,看著車燈跟馬路上的線條,即便下坡時速很快也不止於太盲目。因為是星期天晚上,所以到埔里的時候是沒有計劃要住在哪裡的,想說這種時間點應該不難找,果不其然不一會兒就找到一家看起來頗乾淨又時會的旅店,剛好隔壁就有寶島眼鏡,洗過澡之後就先去買了臨時用的隱形眼鏡,當時只想說不用買太好,反正一個禮拜回來之後還有另一支備用眼鏡可以戴,沒想到這竟是明天僅次於攻上武嶺的第二大挑戰。
mhc 的鋼絲問題在小小的埔里鎮上無法如其解決,只好採取許大哥在柬埔寨的解決方案,用兩根鋼絲倒勾,如此倒也一路平安回到家。飽餐完日本料理一路信步回到旅店,遇到一家新開沒幾天的美利達,買了一付防風眼鏡,因為戴隱形眼鏡一直吹風好像對眼睛不太好。而竟對於明天要騎得路沒有太多的想法,可能是來過太多次了吧,只求不要下雨了,雨天來騎武嶺算一算也有三次了,運氣已經夠好的了,當下決定下雨就攔車上去,保命要緊,管你甚麼有沒有完騎。
待續......
0 回應:
張貼留言